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手机APP设计课程走进中学生课堂 等11条

2014-10-19 《新校长》编辑部 新校长传媒

国际

卡梅伦发表文章谈“英国教育改革”

卡梅伦在文中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好教育”的两大举措:

“首先,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老师能走进最需要他们的学校。那些选择去‘失败学校’或不太好学校教书的最佳老师将得到国家教学协会的奖金。”

卡梅伦希望,至2020年,英国能有1500名这样的优秀老师到“失败学校”或不太好的学校任教。这也意味着,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两名优秀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最好的教育。“我们都知道,好的教学能产生多大的差别。在兴趣被激发的那一刻,一个孩子就有可能掌握好一门学科或者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探究这些转折点的发生,常常能追溯至某一位特殊的老师。”

“其次,我们将盯紧那些‘失败学校’。在我们国家,仍有太多这样的学校,其中500所这样的学校聚集了10万个学生。”就此,卡梅伦指出,将通过地方学校委员会,力促这些学校“改头换面”。“目前,有8个地区学校委员会负责监管所有的免费学校和研究院,我们将给这些专家更大的权力:比如对‘失败学校’进行全面的整顿,这样的权力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重新任命合适的管理人员、修改课程设置、颁布新的纪律措施等,他们还可以让较差的学校与好的学校‘结对’。”

“我希望人人都能受到好的教育,而且我希望尽快。”卡梅伦如此写道。(来源: 新闻晨报)

新媒呼吁打破本国学习工作两相分离的模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发表社论称,新加坡对待教育的普遍心态是功利主义的——教育是培养一技之长,这样的集体心态,自然导致学习的工具化;因此,文章呼吁道,要打造由不同年龄、学历、人生背景的人,而打破学习、工作二分的藩篱,就要创造新的文化。

文章摘编如下:

青少年时代在学校学习,成人毕业后加入职场工作,这种把生命旅程切割为二的模式,基本上是新加坡社会文化对个人生涯的普遍认知。因此,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在美国提出,要打造由不同年龄、学历、人生背景的人,在一起共同学习的开放且具弹性的环境,不但要求新加坡人调整既有的学习工作二分心态,更是涉及到社会文化集体心理的大转变,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可是一旦成功,其所将带来的好处,恐怕也是无可限量的。

尚达曼在加州参观社区学院后发现,学院在课程编排与收生方面展现高度的灵活性。无论是基础性高等教育,还是职业与技术教育,没有入学门槛,任何人都能够修读,而且学生不分教育程度、年龄、学习动机,都可以一起上课;每个学生,无论是退休人士或年轻人,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决定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学业。由于多是短期课程,学院会灵活地根据市场发展,设计新课程来吸引在职人士报名。

这种高度灵活的制度安排,无法凭空存在。社区学院所在的社区,乃至整个国家,都必须对学习具备相应的心态,才有可能支持类似的教育体制持续发展。

新加坡对待教育的普遍心态是功利主义的——教育是培养一技之长,为日后谋生所需的过程。早前重视理科轻视文科,正因为前者“有用”而后者“无用”。发展到后来,则任何学习活动均必须以“文凭”作为努力的证明;文凭的“档次”越高,越代表学习的价值,所以理工学院文凭不如大学文凭,外国名牌大学文凭尤其让许多家长学子趋之若鹜。

这样的集体心态,自然导致学习的工具化;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因而被忽视,也就难以“时习之”,更遑论“不亦乐乎”了。

行政部门主张“终身学习”、“行行出状元”,正是试图克服和改变这种功利心态和工具性思考,回归学习原本应有的意义。尚达曼说“在持续教育中,流动性非常重要。我们不该只视起点,太早把人归类”,这不就是孔子“君子不器”的白话版吗?学习非但应该是终身的,更要保持高度的弹性,这样人才不会划地自牢——律师可以因为兴趣而掌握修车工的技能;医生为了忠于儿时的梦想,中途专业去当消防员。在传统的观念里,这或许都被视为是对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打造新的学习文化时,恐怕得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来源:中国新闻网)

韩名牌大学难考 5成普通高中无人考上首尔大学

名牌大学难考不仅仅是中国高中学生面临的问题,韩国高中生也一样。据韩联社10月16日报道,韩国内一半以上的普通高中没有学生能考上韩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首尔大学。

韩国国会教育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议员朴慧子日前公开了从教育部对首尔大学国政监察的资料显示,韩国内1525所普通高中之中,有877所高中无一名学生考上首尔大学。

据资料,2010年,韩国1437所普通高中中有811所高中有学生考上首尔大学,占比为53.4%。但2014年只有42.5%的普通高中有同学考上首尔大学。出身普通高中的首尔大学学生数也由2010年的1927名下降到1570名。与此相反,韩国49所私立高中中的48所均有同学考上首尔大学,31所外国语高中中也有30所学校的同学升入首尔大学。

朴慧子指出,“普通高中的危机越来越强烈,但教育部没有拿出相应措施解决普通高中面临的困境。若想强化普通高中的力量,就不应阻碍而应该积极合作和配合”。(来源:环球网)

国内

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 15个专业被亮“红牌”

在教育部发布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大河报记者看到,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起“红牌”,这些专业中,有不少是前几年看起来时尚而高端的“高大上”专业,例如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此外,当年部分新兴行业例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也榜上有名。

被亮“红牌”的专业中,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成为亮牌的“重灾区”。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湖南、广西等省市就业率走低,而公共事业管理在北京、上海、安徽、山东、广东、云南等省市“中彩”。

在公布全国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的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全国各省市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翻开我省就业率较低专业一栏: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上榜。

全国范围就业率低本科专业名单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生物科学

旅游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市场营销

动画

知识产权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艺术设计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音乐表演

电子商务

贸易经济

公共事业管理(来源:大河报)

“北约”等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解体” 方案今年或不会出台

10月13日,有媒体报道北大、复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名校招办负责人齐聚杭州就明年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后,自主招生将如何改革进行探讨。13日,华西都市报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了解自主招生动态,得知以联盟形式存在的招生将不复存在。但2015年几月会进行自主招生,具体以何种测试模式出现,还有待教育部的具体政策。

今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考试,“要求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13日,记者从北京大学四川招生组组长任羽中处了解到,明年“北约”确实将解体,但具体的自主招生方案今年可能不会出台。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组长杨华中也同时表示,“华约”也成了历史。西南交通大学招办主任何安涛也告诉记者,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肯定要取消,日前教育部已经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高校暂时不要制定自主招生方案,同时在各高校中收集意见,制定同新高考方案相配套的自主招生方案。四川大学也属于“北约”联盟,而据川大相关人士透露,该校明年的自主招生方案,将以教育部出台文件为准来制定相应政策。(来源:华西都市报)

地方

江苏:苏州高中生“越洋”学创新

10月13日,苏州市教育局直属的8所高中开上美国中学创新能力课程。这一课程由来自美国中学的专业教师通过网络即时授课,一周一个课时,覆盖八校高一学生。用空中课堂的形式引进美国中学的创新能力课程,这在苏州还是第一次。

上午9点,在十中网络视频教室的屏幕上,一头金发的美国中学教师唐娜布兰乔(domabrancheau)头戴耳机,坐在黑色的椅子上,向相隔万里的苏州学生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几乎在同一时刻,“老师好!”十中的学生响亮地用英语向她问好。“ok”,洋教师随后在荧屏上打出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整节课中,网络的这头是苏州的中学生,那头是美国的女教师,讲授、听讲、提问、讨论、回答问题……中外师生仿佛同处一室,交流互动不是问题,讲到有趣处,荧屏内外都会响起轻轻的笑声。

据记者从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了解,这一课程是我市新创的高中国际项目,由市教育局、美国国际教育联盟合作推出,项目学校为市教育局直属的苏州中学(包括苏中园区校)、十中、一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和田家炳高中8所学校。

创新能力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来自美国,其内容高度浓缩美国中学“科学”课程中的创新章节,具体的学习模块有6个部分,即创新思维总论、美国中学生立足项目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工具和技能、批判性思维过程和技能、创新思维过程和技能、美国中学生研究项目综合训练,参考教材为《美国中学创新能力阅读材料》,而教学以美国中学的“项目学习法”为主,即教师指点,学生围绕某个项目展开研究性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来源:苏州日报)

江苏:高中补课 可由家委会和学校协商

孩子是高中生,学习很紧张,学校有意在周末为大家补课,孩子们都同意,可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同意,这该怎么办呢?昨天,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做客省广播电台《政风热线》栏目,回答家长们的疑问。他回应“补课”问题时明确表示,教育部门出台“五严”规定是为了杜绝出现老师、学校在校外组织有偿补课的情况。如果高中家长有补课需求,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协商。

南京的一名家长介绍说,他的孩子是一名高中生,高中的学习很紧张。学习跟不上,孩子班上很多同学希望学校在周末组织补课,“孩子们有意愿,学校也同意,家长也同意,可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同意,这该怎么办呢?”沈健厅长解释说,教育部门出台“五严”规定是为了杜绝出现老师、学校在校外组织有偿补课的情况。“如果高中生的确有要求,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协商:总体说来要坚持‘真正为了学生’的原则,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偿的补课培训。学校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如果学生和学生家长有这个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协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来源: 扬子晚报网)

上海: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出台

近年来,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随着市教委提出给小学生“减负”的目标,更多教育人士开始思考,如何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学科教育的减负意味着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将发生变革,关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成为教育界最关注的焦点。

新民晚报教育工作室在搜集各大初中“名校”的学生选拔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位教育专家及“一线”名师的意见,研发出一套科学的“上海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第制式”评价体系的评价维度、评价手段和测评方法多样,注重对不同类型、各层次的小学生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所获得的综合知识、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学习潜能等,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关注小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掌握。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博学知识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这四大方面学习潜能的评价,已获得众多初中“名校”的认可。(来源:新民晚报)

湖北:教育云试点“用起来” 6万余教师年内网上备课

课堂上,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抽象的数学图形变成好玩的拼图游戏,家庭作业不再只停留在纸笔上,老师云空间里共享优课……昨日(10月14日),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规模化应用现场推进会在硚口举行,各学校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教育云带来的“教”与“学”的变化。

昨日的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规模化应用现场推进会要求,工作重心从“建设主导”向“应用驱动”转型,要求全市教师把教育云“用起来”。

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区要全面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实现高速互联互通,年内完成64596名教师1∶1计算机配备目标。成立市级“教育云讲师团”,有计划开展教育云平台应用专题菜单式培训,各区也要通过“教育云应用案例演展”等方式,让教育云课堂案例培训进学校,进学科,进课堂。实施武汉市“十百千”云课堂行动计划,向教育部“晒课网”推选1000节“云优质课”。在平台建设和应用机制方面,要通过虚拟币运行试点激发和唤醒教师使用平台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来源:长江网)

四川:首创中学“体育毕业证”跑完600公里才能毕业

10月14日上午,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操场上,4000余名师生、家长一同完成了千米长跑。与平日的大课间不同,这次长跑是学校在全川首创“三年600公里”体育教育改革的启动仪式。

校长陈刚向全校学生宣布:从2014年入校新生开始,每一届学生都需要在三年中完成600公里跑步目标。三年后,根据学生达标情况颁发体育毕业证书,“先获得体育毕业证书,才能拿到毕业证。”也就是说,“体育毕业证”是学生拿到初中和高中毕业证的必要条件。

据悉,“体育毕业证”包含了四项成绩:体育基础测试,三年完成600公里;身体素质测试:入校后身高体重、腰腹力量、手臂力量等进步对比;体育技能考评,掌握一项运动项目;体育态度,是否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而这些成绩都将与毕业与否挂钩。(来源:华西都市报)

学校

手机APP设计课程走进中学生课堂

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APP中输入你的身高、体重,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你的标准体重,并给出你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建议。最近,这款由中学生个性制作的手机软件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园风靡。而手机软件的设计者正是该校的两名初三学生,目前他们正打算将这款“健康小助手”向更大范围推广。

设计蓝牙控制排障机器人

记者现场体验了这款软件,当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选择职业后,显示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提醒记者多吃一些如鱼类、牛肉、猪肉等富含蛋白和脂肪的食物。软件设计者之一、广附初三学生杨承熹告诉记者,他和另外一位设计者杨成林正打算把向亲朋好友推荐。

“开发游戏比玩游戏更酷。”杨承熹说,小学时就对电脑特别感兴趣,初二时参加了广附正在推行的一门介绍手机软件开发的科技创新课程,“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和同学通过编程已开发出了配餐助手、个性小备忘录等小软件,而最近他们正在努力开发一款通过手机蓝牙控制的排障机器人,并计划申请专利。

该课程负责老师王晓鹏介绍,以前学生要想在中学阶段学习程序设计知识,只能参加信息学竞赛,需要学习大量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大学生的课程,但由于知识点太难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而课程使用的编程软件,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力,轻松创作出个性的互动式手机APP,简单易上手。”

创新课程引导孩子少玩手游

王老师介绍,在前不久的校园社团招新中,该课程一亮相就已有百余人在上该课程。最近该课程也获得了广州市教育局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下一步我打算多开些课时,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记者了解到,初中阶段开设手机开发APP设计课程在市内中学并不多见。记者采访的多位家长,都表示鼓励学校开设创新课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不过也有家长担心,现在学校内都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样的课程如何实现其功能呢?会不会让学生沉迷于手游了呢?

对此,王老师表示,要设计这样的软件,只需通过电脑模拟功能就能实现。“实际上,现在电子产品已很普遍,想让学生不玩手机也难,但是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创新设计上,反倒转移了他们对游戏过多的精力。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接触课程后,对于开发APP的兴趣很浓厚,倒是慢慢地对手机游戏不太感冒了。”(来源:南方日报)

(编者注:“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于本公众号所推荐文章,欢迎微信直接回复您的点评和建设性意见或加新校长传媒QQ群,我们将适时推出更多优质的相关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新校长传媒QQ: 68981680(加群需注明城市、身份、姓名,目前只加教育界人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